原标题:《攀登者》:诠释国人对“不可能”的拒绝,张译是演技担当《攀登者》多好的名字,这三个字正是我国珠穆朗玛登山队的不畏艰难险阻,突破人类极限的气度。我们国人从
《攀登者》多好的名字,这三个字正是我国珠穆朗玛登山队的不畏艰难险阻,突破人类极限的气度。我们国人从最险的北面征服了这座高峰,也有底气地向全世界人民宣示我国对这片土地的主权。
就像电影中所说:珠穆朗玛的高度!中国的高度!这部电影改编自中国登山队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真实事件,主演吴京、张译等人,也在拍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幸而这部电影最终成功拍摄,真实还原了当时登山队员的艰难困苦,也向年轻一辈展示了中国登山队的风貌。
这部电影的主线正是围绕着征服珠穆朗玛峰这一故事开始的,1960年中国登山队登峰途中遭遇不测,仅剩三人成功登顶,没有相机记录这一伟大壮举,引起全球范围内对登峰事件的怀疑,认为中国政府存在造假可能。十三年后,方五洲带领新的队员重新对珠峰发起挑战,并克服种种困难再次成功登顶。
在这一过程中,方五洲是经历者,也是见证者。这其中有队员的受伤、离世,甚至自己深爱着的徐缨也因为不顾身体安危地测量天气,找到最适合登顶的事件而去世。整部电影恢弘磅礴,让人感叹前人的伟大,也让人叹息中国人顽强进取,拼搏的心。
《攀登者》和《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一样,都是共同庆贺建国70周年拍摄的电影,三部电影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垫底的那一部。不是因为我们不为中国而自豪,不为中国登山队而自豪,而是它向我们所展现的胸怀和气度,不如这部电影名字一般响亮。
这部电影穿插的小人小爱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电影品质,让观众在人物爱情与国家大义之间摇摆不定。比如李国梁和黑牡丹之间的感情真的当人有些无奈,因为前期对两者的感情线没有埋得很好,到时候突然的撕心裂肺碰撞上征服珠峰,让人有些接受无能。
尤其是前期李国梁接受了严苛的登顶训练,甚至替代了队长位置带领队员登顶,在途中为了保护相机他不幸遇难之后,代替的黑牡丹却成了登顶的那个。但是黑牡丹不是后勤队员吗?再说方五洲和徐缨,电影开始的故事讲述者是徐缨,她说自己与方五洲中间的故事还很长......
然后,她在电影结局死了。整个故事穿插在了徐缨和方五洲的感情之间,没有让他们的感情升华到双双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地步,反而用他们的感情拉低了《攀登者》想表达的意境,演员口型对不上简直就是重灾区。
《攀登者》这部电影的意义是在于征服珠穆朗玛前辈们的血汗与努力,而不是演员的个人秀。导演真的没搞清楚重点,坏了这么好的题材和这么伟大的真实故事。
里面表演真正最好的是张译,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那一代人的对“不可能”的拒绝,也看到了他身上因为责任对登山队员态度和要求的转变,他能称得上是这部电影里的演技担当。
如果《攀登者》导演能够真正把这部电影攀登珠峰、征服珠峰中的艰难险阻花费更多的笔墨刻画,升华家国感情,那这一定是部独一无二的经典电影。但是里面的爱情浪费了太多的画面事件,让人总是感觉哪里不到位?哪里怪怪的?毕竟是《攀登者》而不是《攀登者的爱情故事》,缺乏对时代背景的展现和暗示,故事空洞难以打动人心。
拍摄出发点真的很好,而且也在恰当的时间上映,电影所想表达但没表达好的精神也的确值得鼓励,也值得所有年轻人学习,但如果,可以有一个导演真的拍好,重新拍一遍这个故事,就好了。
当然,这无伤大雅。虽然我连西藏都没去过,但是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内心澎湃,时而为这几位登山者提心吊胆,时而想替他们再登高几部,所以,整部片子的代入感还是很足。
特别是看了这部电影拍摄的幕后花絮,在这么残酷恶劣的拍摄条件下,演员既要解决身体条件,克服高原反应,还要时刻保持演技在线。据说他们就地打地铺睡觉,张译透露吴京曾经一夜连喝水带上厕所,大概起了30多次。所以说,电影人也是登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