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比悲伤》票房惊人!难道真的是观众品味退化了?

影视综艺 编辑:超级卡司 来源:大娱网综合 时间:2019年04月02日 11:00:01

原标题:电影《比悲伤》票房惊人!难道真的是观众品味退化了?一直以来,三月档都是作为国产影片的“淡季”存在,上映影片无论是在票房还是热度等方面通常都是表现平平。然

原标题:电影《比悲伤》票房惊人!难道真的是观众品味退化了?

  一直以来,三月档都是作为国产影片的“淡季”存在,上映影片无论是在票房还是热度等方面通常都是表现平平。然而,回望刚刚过去的三月电影市场,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竟会杀出一匹强势的黑马,更没有想到的是,这匹备受瞩目的黑马竟然是饱受诟病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目前,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轻松突破了9亿,但面对这样的成绩,不少观众都是处在一脸懵逼的状态,毕竟它的评分是这样的↓↓↓

  

  即便不看评分,大家只要听听那些看过《悲伤》的观众的评价,就会接收到很多诸如“狗血”、“滥情”、“矫揉造作”之类的形容。突然想起了当年被《小时代》支配的恐惧,甚至可以说,《悲伤》比《小时代》还要彪悍,毕竟《小时代》票房最高的一部也不过只有5.2亿。

  

  更要命的是,在经历了去年那轮大浪淘沙、观众纷纷叫好国产电影“口碑为王”时代到来之后,《悲伤》一出,大家瞬间都被打了脸。于是,很多人不禁开始思索:难道去年好口碑高票房、差口碑烂票房的美景都是假象?还是说过了一个年之后,观众们的品味瞬间都退化了?

  虽然面对着9亿多的票房,很多人内心都感到忿忿不平,但是仔细拆解一下电影成功背后的原因,大家就会发现,任何爆款都绝不是莫名其妙火起来的,而且这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几乎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狗血爱情”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众所周知,《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翻拍自2009年的同名韩国电影。回想当年,“车祸”、“癌症”、“失忆”作为韩剧标配“三件套”可谓风靡整个亚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这一系列骚操作早已被打上了“俗套”的标签,顺势淹没在遭人嫌弃的历史长河中。

  所以,很悲伤的是,尽管当年这部作品有人气超火的权相佑、李宝英坐镇,但最后电影在韩国的票房仍旧赔得一败涂地,连成本都没有收回。然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是,电影原版片方最终收回成本,居然是依靠八年后中国翻拍分红的方式来补了当年的窟窿。

  

  由此见得,此次台版《悲伤》票房大卖,并不是基于观众对于原版的感情。那么问题又来了,明明八年前“狗血爱情”式的故事就已经呈现颓势,为何如今拿来翻拍却赚得盆满钵满?

  或许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观众对于狗血爱情故事仍旧有着很强烈的兴趣,但,往往大家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这个时候重新炒一把冷饭倒也正是时候。尽管明知道电影的很多桥段是那么令人无语,嘴上说着嫌弃,但是大家仍旧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前赴后继地迈进电影院,可见爱情片仍然是国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必备良药。尤其是在各方面压力这么大的当下,偶尔来一剂不用费脑子去猜剧情的狗血针也不错,哪怕满足一下幻想也好。

  更重要的是,这部片子不仅仅是一部狗血爱情片,同时它还是一部“催泪”狗血爱情片,就连官方海报上都明晃晃地写着“唯一观影提示:请带足纸巾”几个大字。这就好像导演直接拿着大喇叭站在影厅前大喊:哭哭哭!都进来给我哭!

  

  尽管这行大字往海报上一放确实很傻,仿佛走错了片场,误入《妈妈再爱我一次》影厅既视感,但不得不说,观众真的被这一套吃得死死的。

  不要忽视爱情的力量,更不要忽视“哭片”的力量,可以说,《悲伤》从一开始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并以此为卖点大肆宣传,目的就是要赚足观众的眼泪。

  虽然刻意煽情并不太好,但是观众往往在看完“哭片”后会有一种情绪释放的满足感。简单粗暴、直接明了,不必在意影片回味如何,只需感受当时流泪的瞬间。这样的作品恰巧就是与那类伏笔叠加、叙事克制的爱情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很典型的比如2016年的大热影片《爱乐之城》,这部电影同样是讲述男女主错过没能在一起的故事,但是整部作品的叙事却丝毫没有刻意煽情。并且在影片最后,再次遇见的两人也不过是淡淡一笑便转身而去,就此相忘于江湖。看完影片,或许观众悲伤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那种萦绕在心间像小针扎一样的微痛感却久久散不去,憋得人有些难受。

  如果说,对于《爱乐之城》这样的影片,欣赏的人会很喜欢,不欣赏的人会觉得很无趣,那么《悲伤》就显然是一部无门槛作品,所有悲伤的事情都明晃晃展现在你眼前,谁来都能看得到,就是让你哭吧哭吧,哭完就舒畅多了。甚至可以说,很多观众在为电影流过眼泪后,走出影厅的一瞬间会有种暗暗的成就感:看,它懂我!我也懂它!

  片方脑瓜灵,宣传定位稳准狠

  刚刚已经提到了,这部电影给自己的定位很精确,就是要做催泪的悲情片,毕竟哪个女生没有过对爱情充满幻想的时期?谁没有过把自己暗暗代入玛丽苏女主的时候呢?但是,当这群易被狗血爱情故事打动的女孩们长大之后,或者说已经成家立业之后,她们还会被这类作品深深打动、哭得昏天黑地吗?概率可能很小吧。

  当然,片方的头脑很清醒,他们并没有把受众重点定位在那批已经长大的“老阿姨”身上,而是放在了那群还未长大的、对狗血仍旧充满感动的小女生身上。准确一点来讲,也就是高中生以及大学生,其中尤以高中生群体为主要对象。

  

  早在影片于台湾地区上映之前,片方就已经对受众做好了充足的调研,通过结果对比,片方最终决定提前走进校园为女高中生们进行点映。精准的定位使得电影完全契合了目标受众,这也使得提前看过点映的观众大部分都会给出好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口碑发酵后,等到影片正式上映时,其他年龄层的群众便会主动选择去为这部电影买单,无论看完后是想吐槽还是感到无语,反正大家都为电影票房贡献了力量嘛。当然,并不排除其他年龄层的受众会喜欢这种形式的故事,而这一部分观众也会使得电影口碑进一步发酵。

  

  除此之外,从今年年初开始,很多人或许都多多少少听到过电影票房“下沉”这样的说法。所谓“下沉”,也就是一部电影在上映时的主要观影人群正在从一二线城市逐步扩散至三四五线城市。

  根据某官方媒体在今年年初发布的《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城市热度趋势报告》来看,从2013年—2018年这几年间,电影“下沉”的趋势一直在进行着。虽然就目前来说,进口片仍然还是在一二线城市最受欢迎,但国产片却是在三四五线城市影响范围更大,尤其是爱情片。

  所以,头脑清醒的《悲伤》片方非常会审时度势,可谓紧紧扣住了大家当下的观影潮流,无论是在宣传还是排片等方面,都很大程度上照顾到了三四五线城市的观众,拿出了很大的精力来攻克这一部分人群,而最终的效果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了。

  

  在上映期间的宣传方面,片方除了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推广之外,还很好地利用了抖音这个年轻人群体庞大的火热平台,在上面狂刷观众看片看到哭天抹泪的状态。这样一来,那些短视频很轻易地就吸引了更多的人想要去体验一场催泪的悲剧爱情故事。

  同时,根据“自古烂片出神曲”的定律,电影《悲伤》在主题曲方面还请到了A-Lin来演唱歌曲《有一种悲伤》,动听的歌曲配合着预告片一起看确实相当具有感染力。

  不得不佩服,电影片方在宣发方面堪称是环环相扣,走得稳准狠啊~

  档期选得好,对手强不了

  小编在刚开始已经说过,三月档通常是电影淡季,各路有实力硬碰硬的大片基本已在春节档厮杀完毕,而这个月份也恰逢开工、开学季,同时距离清明、五一小假期又有一段时间,所以相对而言这个档期会有一种中场歇息一下的感觉。

  以《悲伤》的实力来看,选择三月上线无疑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当然这里面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很庆幸其他有抢票房能力的作品没有选择在这一时期上映。

  

  看一下同档期的对手。首先来说,在二月底上映的进口大片《阿丽塔:战斗天使》一开始的势头还是很猛的,而等到《悲伤》上映时已是20天之后,早就错开了它的巅峰期,所以时间刚刚好。此外,在考虑票房的同时还必须要考虑成本问题,毕竟《阿丽塔》的投资与《悲伤》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综合算来,《阿丽塔》在北美扑街之后转入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并不太好,上映36天9.13的票房成绩与《悲伤》上映16天8.33亿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在这一局里,《悲伤》以小博大,堪称完胜。

  

  还有就是春节档“遗留”下来的大佬《流浪地球》,虽然这部影片以一种现象级作品的姿态“封神”,但是毕竟上映周期已经太长了,所以跟《悲伤》之间并无太大可比性也没有直接竞争关系。

  除此之外,像《夏目友人帐》、《驯龙高手3》一类的作品,基本都是依靠前作的“死忠粉”来保证票房,情怀成分充足,但“出圈”效果一般。而作为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虽然名头响当当,口碑也十分棒,但在内地的整体表现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从上映初期来看,要说最有实力跟《悲伤》正面硬杠的影片,那就是与其只相隔一天上映的《过春天》了,毕竟这部作品的口碑是非常可观的。但很可惜,《过春天》的宣传与营销做得十分不给力,虽然评价不错,但影响范围一直没有得到扩散,当《悲伤》票房已突破8亿时,《过春天》还在1000万票房大关门前挣扎。在这一场正面较量中,《过春天》赢了口碑,但票房却实在输得惨烈。

  

  放眼望去,电影《悲伤》几乎是以笑傲三月档的姿态拼下了票房。对比去年的电影《动物世界》,其最终票房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吃了档期的亏,被《我不是药神》狠狠碾压。而如今,《悲伤》则完全是一个选对“黄道吉日”的正面案例,果然档期选得好,对手强不了,票房更是没烦恼~

  现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已经进入了上映后期,票房走势也基本呈现平缓状态。但是,这只“打不死的小强”还在坚持放映着,不知最终下档的那一刻它的票房总成绩会如何。

  这部电影的成功的确神奇,而其背后的各种原因也十分值得广大电影人去反复思考,毕竟口碑再好的电影也敌不过票房惨烈的摧残,“面包”与“理想”都很重要。

  当然,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假如下一次又有一部像《悲伤》这样的现象级作品横空出世,它会是一部实至名归、口碑与票房真正势均力敌的佳作。

  【本文系超级卡司原创,作者:小飞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