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天23亿票房却口碑两极化,它究竟是「烂片」还是「佳作」?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假期就已经结束了,大家又陆陆续续的回到了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啦。 在《流浪地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假期就已经结束了,大家又陆陆续续的回到了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啦。
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条姐就提前写过一篇《流浪地球》燃不哭你算我输,看之前得知道这8个知识点 的文章。
没想到在春节小长假期间,被多部影片强势冲击下,电影《流浪地球》以其精良的制作,真的成为了春节档最大黑马,并收获盛赞。
鼓掌撒花~~~
而现下,春节档影片经过7天分外火热的票房厮杀,战局已定,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截至目前,春节档影片已经有三部票房突破10亿元。
在提前预售中,仅排名第六的《流浪地球》在大年初三,成功逆袭《疯狂的外星人》成为了单日票房冠军。
大年初四,《流浪地球》的排片量也从最初的11.5%进阶为30.3%,翻了近三倍。
如今上映7日的《流浪地球》票房顺利突破23亿大关,而相关预测票房依旧维持在50亿之上。
但伴随着《流浪地球》攀升的票房,是愈发撕裂的“舆论海啸”。
一边是亲朋好友在朋友圈里猛刷好评,一边却是网上好多人似乎对它并不喜欢。
在争论中,《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也不升反降。
从最初的8.4分到27万人评分依旧维持在8.0分的前提下,票房突破20亿,评分人数迅速攀升到50万后,总评分却降到7.9分!
有观众在豆瓣上给《流浪地球》打出一星,理由好像包括一见吴京就恶心,一想起《战狼》就心烦。
只有小部分人是在认真讨论电影,更多人是直接给异见者扣各种帽子,扯平衡分数与吴京。
不少评论夹杂着标签化、扣帽子、站立场、问动机,情绪化与偏激化成为一种主流。
说到底,在批评者那里,他们将吴京情感标签化为“洗脑”,仿佛喜欢吴京,喜欢《流浪地球》就是“失去了思考能力”“被洗脑”。
随后愤怒的《流浪地球》影迷也把放任一星差评的豆瓣APP,骂上了热搜。
而最近一篇阅读突破10万+的文章《流浪地球,不及格。》,成为《流浪地球》批评界的主流声音。
文章开宗明义: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对这部不及格电影的普遍吹捧,那些看了提前点映纷纷叫好的写手和大V,只能让我怀疑他们的人品与审美。”
后面文章作者从科学设定、剧本创作、演员表演、价值观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为何认为这部电影不及格。
文中措辞相当“毒舌”。
结论总之是——
“流浪地球是一部严重不及格的电影。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史诗级的巨作?洗洗睡吧。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如果没有那么多看了点映捧臭脚的五星四星,我或许还能给这部电影两颗星。现在我只会给它一星。因为恶心。”
这句“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如果不是错按了Ctrl+V,就真的亮了。
万万没想到,当中国人终于能在电影院里看到值得叫好的国产科幻电影,真有人会觉得恶心。
百家争鸣本是好事,对一部电影有不同的评价也是常态,但围绕着《流浪地球》的争议却似乎渐渐偏离了理性讨论的轨道。
文中的批评是解气,但它们是“不及物”的。
我不知道这样的影评对中国电影有何建设性意义,又能帮助中国电影做何改善?
要知道科幻设定是先验式的,需要观众接受设定即可,没有批评的必要。
要论科学性,大部分科幻大片并没有比《流浪地球》好到哪里去。
《2001:太空奥德赛》里的关键元素,无论是黑石板还是星门,都是完全神秘的,影片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星际穿越》里的黑洞场景肯定是被《2001》所影响了,但因剧情需要只拿出了一个五维生物作为解释蒙混过关。
而《火星救援》开场就是个大硬伤。
火星尘暴虽然风速大又频繁,但因为火星大气层太稀薄了,物理杀伤力远不如地球上的风暴。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