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导演亲自下场拉票?这部获得国际大奖电影,国内观众却不肯买单!前两天,电影《地久天长》的导演王小帅被喜提热搜。 引发这波热度的起因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而是导
前两天,电影《地久天长》的导演王小帅被喜提热搜。
引发这波热度的起因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而是导演的一条朋友圈。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作为一部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过两项大奖(影帝、影后)的剧情片,《地久天长》上映以来的票房热度跟它本身的荣誉和实力恰好形成反比。
讲道理,文艺片的受众不及商业片广泛本来就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所以观众喜不喜欢影片倒是其次。
关键问题是,人气不足票房冷清,就意味着这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心力打造出来的作品最终很可能要面临赔本的窘境。
情急之下,导演开始亲自下场拉票。
拉票的方式就是编段子发了条朋友圈。
一开始是这样---
之后估计觉得不妥,又去掉敏感字重发了一遍。
随着这条营销段子的大肆蔓延,老母亲心切的王小帅导演当晚就如愿被顶上了热搜。
后知后觉的导演也许这才意识到不对,又出来解释了下。
这种心急办错事的乌龙事件其实此前早就有过很多先例。
有心也好无意也罢,真相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
所以这里还是先跳开这次热搜事件,来说说这部电影本身。
影片总共分为三部分,讲述的是两个普通家庭在时代洪流下横跨三十年的芥蒂与和解。
80年代的北方小城。
刘耀军(王景春)、王丽云(咏梅)和同事沈英明(徐程)、李海燕(艾丽娅)夫妇俩分别都有一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独苗儿子。
因为这个原因,加上两位小伙伴亲如兄弟的感情,两家人平日走动得就格外亲近。
但是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意外,跟浩浩形影不离的星星在一次水库玩水的时候不幸溺水身亡。
中年丧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痛彻心扉的毁灭性打击。
更雪上加霜的是在这之前,因为推行计划生育,意外怀孕的丽云被主管计划生育的海燕生拉硬拽拖着去堕胎而导致了终身不孕。
接二连三的打击,几乎击垮了耀军、丽云这对被命运一再捉弄的寻常夫妻。
与此同时,自知在这两次事件中都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海燕和英明,再也无法假装轻松的面对昔日好友。
星星事件过后。
虽然谁也没怪过谁,谁也不再主动提起。
但芥蒂还是如影随形,在两家人之间默默滋生。
90年代中,随着下岗潮来临,耀军、丽云悄然离开了那个带给他们无尽伤痛和回忆的小城,南下福建并在当地收养了一个长得和星星很像的孩子(王源)。
PS:影片这一部分主要是交代故事背景以及人物关系,由于时间线被打乱需要很多支线来交代前因后果,所以观感上会觉得略长。
岁月流逝。
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这对逆来顺受的夫妻。
收养的儿子星星,在最叛逆的青春期,毫不留恋的离开了养育他多年的养父母。
一直喜欢着耀军的徒弟茉莉(英明的妹妹),某天突然又找上门和耀军“重叙”了旧情。
多年来始终被动接受着命运安排的丽云在察觉到耀军出轨之后,终于心如死灰的决定对命运做一次最后的抗争,选择了自杀。
毫无悬念,丽云的抗争没有成功。
病入膏肓的海燕还在等着向她赎罪呢。
从南到北,耀军夫妇再次回到了那座熟悉的小城。
一晃二十年,昔日风华正茂的旧友,个个都早已是尘满面鬓如霜。
还有什么隔阂,是时间带不走的呢?
在海燕的病床前,在浩浩(杜江)的忏悔中,在星星的坟头前,在养子打来的电话中。
这对历经世事沧桑从未被命运善待过的老人,终于打开心结,跟前尘往事和解。
这部电影早在宣传初期,就有提醒过说是一部催泪片,让观影的时候准备好纸巾。
但真正看完之后,很多观众又都表示“还好”。
还好的意思不是说不催泪,而是指影片中的泪点处理得非常高级。
说两处让我印象很深的片段:
一、收养的儿子三番五次跟耀军夫妇对着干甚至执意离家出走之后。
痛定思痛,耀军最终说服丽云,决定遂了养子心愿放他离开。
把托人办好的、有养子真实姓名的身份证以及准备好的钱交给他后,这个被夫妻俩养育了好些年的孩子可能是良心发现,恭恭敬敬跪下给耀军磕了个头,才起身离开。
耀军就全程一直那么木然的坐着,看着养子给他跪下、磕头、起身、离开,没说过一句话。
哀莫大于心死,讲的大概就是这种心境。
这一段引而不发的展现,看得人五味杂陈如鲠在喉。
二、夫妻俩在回福建前,去了星星的坟前为他扫墓。
儿子离开三十年,同龄的浩浩如今已经结婚生子事业有成。
触景伤情。
按一般套路,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估计很多观众都默默准备好了纸巾。
结果,有条不紊把坟头的杂草拔掉,把周围扫扫,烧好纸,老两口就靠着墓碑席地坐下。
没有哭天抹泪、没有喃喃自语、没有背景音乐煽情。
夫妻俩就这么叹着气平静的坐在儿子坟前,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唠唠嗑,就在浩浩喜得贵子的电话声中完成了挥手告别新旧交替。
所以我个人始终觉得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再见!我的儿子)其实非常贴合剧情。
整部影片的时间线虽然前后跨越三十年,期间穿插着各类挫折以及变迁,但其实全片贯穿始终,都是耀军夫妇跟儿子的告别。
耀军夫妇就是典型的五六十年代那辈人的缩影,沉默隐忍、逆来顺受。
意外怀孕,正好赶上计划生育不准超生。
虽然万般不情愿,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还是选择服从命运,舍弃素未谋面的孩子。
堕胎后的手术失败,是耀军夫妇一生不幸的起点。
知道消息后的夫妻俩人当时并没有表现出过多挣扎,就平静的接受了这个残忍的事实。
或许那时他们还心存侥幸,没关系,还有星星呢。
所以星星的猝然离开,相当于一把锋利的尖刀猛的戳进耀军丽云的心脏,连堕胎过后压抑的隐痛,都被连根拔了出来。
如果说此前的堕胎事件带给耀军丽云是心有不甘的阴影,那么告别星星,则是夫妇俩这辈子所做过的最艰难的事。
来到福建,语言不通人地不熟的夫妻俩为谋生先后织过渔网、开过修配厂,还收养了儿子。
看起来一切都像是在从头开始的样子。
而实际上,长得很像星星的养子、藏在抽屉的全家福、桌上数年如一日的花生米(星星的最爱),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他们对已经远去的儿子的思念。
影片中对于养子一直叛逆想离开的原因没有过多提及,但是透过这些日常,观众其实也能对其中隐情窥探一二,毕竟没人愿意一直被当成别人的影子。
直到影片最后,随着浩浩儿子的出生(以及养子的回归),这对被命运折腾到麻木的老人才彻底解开心结,完成了跟儿子的告别。
说完耀军丽云,就不能不提及影片中唯一的“反派”---海燕。
有句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其实海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从她临终的那句“现在有钱了,可以生了”能看出,她当年逼着丽云去堕胎的初衷并不是出于私心。
在那个年代,对于有铁饭碗的工人阶级来说,超生不仅仅意味着要罚款,还极有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
时代背景加上革命理念,促使海燕犯下了一生都无法弥补的过错。
这种歉疚随着星星以及耀军、丽云的离开日益沉重,最终成为她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遗憾。
诚然。
失独的耀军夫妇是不幸的,但被自责内疚折磨了一生的海燕,又几时轻松过?
生而为人。
在时代的浪潮中,在历史的列车上,我们貌似都能看懂历史的荒唐,却又都挣不脱时代的罗网。。。。
无论因为什么原因被冷落,这部8.0分的电影,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