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部包揽柏林帝后的扎心片票房没大爆?我不服气! 谈一部文艺片的票房好像是特别俗的一件事,艺术的价值怎么能用票房来衡量呢? 但我想先说一说《地久天长》的票
谈一部文艺片的票房好像是特别俗的一件事,艺术的价值怎么能用票房来衡量呢?
但我想先说一说《地久天长》的票房,首日675万,这个数字,配得上该片在今年柏林电影节揽获影帝影后两项大奖,为华语电影创造的历史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就像之前说的,艺术的价值难以用票房衡量,可这个数字依然让人有些憋屈,总觉得这部电影的商业成绩应该不止于此。
作为今年柏林电影节最后一部放映的竞赛片,《地久天长》的媒体场放映结束后,获奖呼声开始出现。那时王小帅以为,即使获奖,最大的可能也只是王景春获得一座银熊。一部影片同时获得最佳男、女演员两座银熊奖,在柏林电影节历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的。
可《地久天长》创造了历史。评委之一的德国女星桑德拉·惠勒说:“银幕上几乎没有另外一对夫妻,可以有如王景春与咏梅演绎得如此自然。”
在媒体放映场,据说,全片175分钟无一人离场,许多观众潸然泪下……
可是当这部电影在国内放映,很多观众说,没有哭出来。
与此同时,另一部豆瓣5.0分的哭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票房已破7亿,据说许多女观众在电影院哭到崩溃。
在年度催泪神器面前,王小帅在上次以惊悚犯罪类型外壳包裹反思的《闯入者》之后,用直白、朴素的通俗情节剧拍出的“他们这那代人的《活着》”,依然成为不了票房爆款。
是电影讲述的中国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这三十年间,那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不够动人吗?
《地久天长》的英文名是“So long,my son”,它围绕“失独”展开,关乎亲情,关注苦难,到最后,这个故事关于良心。
或许这样的电影,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还是太沉重了。
但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它配得上!
电影里的坏人为什么过得比好人好?这个问题应该干掉了电影不少票房
电影很长。
这种长首先是3小时的时长,其次是《地久天长》的时间跨度长达30年。
这种长本身,就昭示着王小帅的野心,他要用两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故事,去折射出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30多年的变迁,时代剧变与个人境遇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而孩子,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从一个孩子的夭亡开场,到另一个孩子的回归,完成一个沧桑的闭环。
在故事之初,同生活在单位分配的筒子楼里的耀军丽云一家曾和同事英明、新建两家关系十分要好,三家人亲如一家。
耀军之子刘星和英明之子沈浩都是家中独苗,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人立下“一辈子做兄弟”的约定。
所有电影里这样的誓言都是破裂的先兆。
有一次,丽云怀孕。身为计生办干部的海燕,硬生生带着几个人把她捉到了医院里流产。
谁料流产手术大出血,丽云从此失去生育能力。
星星和浩浩上学的路上有一个大水库,星星胆子小,每次都在旁边,看着浩浩跑下去玩耍。有一次,星星被嘲笑太怂,浩浩鬼使神差之间,一下子把星星推到水里。
孩子淹死了。
星星死后不久,国企开始光荣下岗,夫妻二人索性离开伤心地,去福建一个小城收养了一个孩子度过余生。
可是当孩子到了叛逆期,多次与他们冲撞后逃离这个家庭,整个重组家庭由此破裂。
另一头,沈英明夫妇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浩浩考上大学当了医生,直到海燕患了癌症,临死前想见耀军夫妇一面。
影片最后是大团圆结局。
有人把《地久天长》形容为“一幅跨度三十多年的中国当代画卷”。”似乎是。
但观众不能理解的是,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坏人始终比好人过的好?
两个家庭在这三十多年的变迁中,总体来说都是浮萍,都有种被时代裹挟的无力感。
但为什么每当时代的潮水来袭,失去孩子的主人公一家的命运变化就越朝着不堪的方向发展,而海燕一家的日子却越过越好?
丽云因为被强制堕胎、终生不得生育,却因此活得了“计生先进”荣誉,结果几年后国企改制,她想要找人托关系不下岗,却被“先进”的名号拖着“光荣下岗”。
而正是在改制潮之前,沈英明也早早捕捉到了时代的变化,立马下海做生意,成了众人羡慕的榜样。
等到后来政策变化,曾经手握权力挥斥方休的海燕又办理了内退,舒舒服服在家养老。
剧中的时间跨度三十年,上山下乡、改革开放、计划生育,每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在这三十年可能经历的历史过程,这两对父亲全部经历了一遍。
只不过,主角夫妇个体的痛苦里,尽是有着时代的隐痛。而另一对夫妻每一步都站在时代的风口上,顺势而红。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有人被碾压,有人坐在碾压别人的列车上轰隆隆前行,然后丢下一句话:我李海燕,每时每刻都在想他们。
开什么玩笑?你们家子孙满堂,浩浩成了医生,子嗣延绵。而你们老兄弟夫妇成为时代变幻中被深深伤害的群体。
悲剧是什么?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摧毁给人看。这话没错。
可为什么悲剧摧毁的,一直是好人的生活?
在影片闪回中英明提着菜刀对着老兄弟吼“咱们一命抵一命”,但无论耀军是砍了他还是砍浩浩,不用坐牢吗?做这种戏给谁看呢?给自己看罢了——你看,我话都到这份儿上了,你自己不砍,怪不得我了。
痛失爱子的耀军一家冷冷清清过年,他们打发小姑子去送一盆饺子去,自己不去。
为什么呢? “我们都很客气,可是找不到可说的话了”。
海燕最后所谓的忏悔,其实也没说出一句真正的道歉。
即使是浩浩,也只送给耀军夫妇一句话:那是我妈的工作。
直到最后沈英明还对着儿子浩浩说,我们两家的事情,既不能怨你,也不能怨你妈。
难怪很多观众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憋屈。
“只要活着,就一个字不要说出来。”
不说出来,要憋死观众吗?
能把一辈子的痛苦演进骨头里,王景春咏梅再大的奖也拿得起
但观众又无法不为电影动容。因为演员的表演,实在太精彩。
王小帅说,在《地久天长》里,王景春以及咏梅,“完全不是在演戏,而是就生活在里面。这恰恰是一种混沌的、浑然天成的东西”。
两个人最好的表演,都是从失独开始。
丽云有强烈的抑郁倾向,自杀过,没死成。
耀军年复一年埋头做修理工,活得像行尸走肉,只有餐桌上就着花生米的一口酒,能疏解半份哀愁。
他们失去了孩子,没有了未来,失去了故乡,没有了前路,活在人间苟延残喘,只剩无尽孤独。
王景春的表演是静水微澜,一个男人的痛苦愤懑憋屈,都藏在孤独的眼神里。
咏梅则演活了一个中国传统女人的隐忍,连说愿意和男主离婚都是淡淡的。
两个人的表演都演出了生活水面之下的东西,被生活折磨的无奈痛楚,要往水中的倒影望去,要仔细去看才能看清楚。
这种无声胜有声的痛楚,需要演员活进角色里。表面越克制,内心越汹涌。
时代洪流奔波不停,小人物无力抵挡,只有从年轻时的痛苦不甘,到中年麻木疲惫,到最后棱角全磨平,只剩晚年看破世事的假装释怀。
也怪不得柏林会把帝后同时颁给他们。
王小帅这一次拍得最妙的,就是他大量的吃饭戏,尤其是在福建段落中,两人领养的孩子弃他们而去,生活似乎再无法挽回,如何表现角色巨大的悲伤呢?就拍夫妻二人在修理店中默默地吃饭,门外落日余晖,屋里相对无言。
没有一句台词,不需要煽情配乐,这两个好演员坐在一起吃顿饭,无言的悲伤如同潮水决堤一样扩散开来。
好演员总是有带动力的,王源饰演的儿子叛逆少年刘星,出乎意料地精彩。
从是开篇和王景春争吵,到出走前的一跪,那种桀骜与少年的愤怒,是真实的,这个从童年到青年一直在试图摆脱替代品身份找寻自我的少年,也是一个悲剧角色,王源没有浪费他。
很多配角都很出色,艾丽娅的表演同样层次感十足, 病床前陷入疯魔,声嘶力竭喊出“我们有钱了,你可以生了”的爆发段落,尤其震撼有力。
这么多演员的集体优秀的演出,不仅赋予了角色血肉,也赋予了这个时代的这个故事,强烈的现实感。
他们演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
凭什么包揽柏林帝后?因为王小帅拍出了中国人的地久天长
可即使演员演技出色,依然解答不了前面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坏人过得比好人好,好人最后还要原谅坏人?
这要问导演王小帅。
王小帅的导演意图很清晰,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王小帅当然理解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喇叭裤、收音机、迪斯科 “新新人类”标配的时代,更明白那个时代的难言伤口。
他拍这部电影,就是用影像的方式为这些被时代洪流冲散的人们寻找一个居所。
他甚至有些遗憾,没能在拍摄《地久天长》的时候搭建出一个小城,他想留存下一些东西,比如80年代的小饭馆和大食堂,让附近退休的工人有一个好去处。可是做不到,因为这些需要钱,但是没人对这些过时的东西感兴趣。
筹备了四年,他带着团队去了很多地方,从山西到河北,再到东北,最后在包头完成了置景,很多老建筑已经面目全非, 他就带着美术组将楼道内外重新布置成八九十年代的模样,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下,当那首熟悉的《友谊地久天长》响起,观众才和老友们一同陷入感伤。
那些镜头里的人物在岁月里流离失所狼奔豕突,不断逃离此地但最终回归, 《地久天长》试图捕捉那个年代最生动的场景细节,把观众拽进那个时空里。
但在一个最哀伤的故事里,王小帅采用了最克制的手法,比如在星星落水死亡的那场戏里,用镜头带着观众远远的围观了这场悲剧。
故事的主人公耀军和丽云完全有理由把故事演成一出琼瑶剧,没有。
他们从都到尾几乎都是隐忍的、温和的,平静的,透出一股平凡老百姓的高贵。
王小帅在自述里回忆道:“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命运就像是一条不知流向何方的河流,我们就是河床上的水,顺流而下,无法控制。”
人的一生是一场无法喊停的戏剧,生老病死都是过程,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落叶,秋风起,落叶落。
但比起《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那样的极度煽情,电影明明悲伤无数倍,却在大量大景别的中景、远景镜头下,透出克制、平静。
更多的,是一种面对命运深深的无力感。
王小帅始终保持住了《地久天长》如流水一般的叙事节奏,一切都在赋予影片最真实的生活质感。
在这个过程中,电影不断在凝聚力量,这些铺垫,最终都在这对悲情夫妻的回乡段落中,迎来了最后的引爆。
当年工厂里的几家好友都进入人生暮年,作为子女一辈的浩浩终于坐在耀军夫妇面前,亲口说出了自己害死星星的事实,谁知对方早已知晓真相,非但不责怪浩浩,反倒完成了最终的和解。
当年耀军说,“只要活着,就不能说出来。”
二十多年后他们说,“说出来就好了。”
就仿佛命运开了无情的玩笑,受害者说放下就放下了。
然后养子浪子回头,带着女朋友回到福建的家里,夫妻俩喜极而泣。
影片的优点显而易见的,失独的题材在30年岁月变迁里,更有绵长的力量。
缺点就是它的时长太长,最后半小时尤其失控。电影错失金熊,大概输在这里。
但观众更无法理解的其实是:当年对好友一家暴力相向的女干事,到死都没有真正反省,凭什么?为什么?
施害者自己主动说出真相,良心的折磨就此终结,可是受害者呢?内心深处从不停歇地针扎之痛就这么算了吗?
王小帅说,时间给了很多事情一个答案。但这个答案对于好人来说,是否太过残忍?
但这又恰是电影最伟大之处。
他要拍的,正是中国人在面对无法掌控的命运时表现出来的隐忍、善良,他相信人的情感能够穿越时间, “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生活”。
为什么外国观众哭得比中国观众狠?因为他们可能并不了解中国的往事,但那种最真实的血肉亲情和“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友情打动了他们,这种情感是那么有中国特色,但又似乎只属于老一辈。
新一代观众,宁愿相信一堆作精男女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也不愿相信这一套了。
《地久天长》当然离一部完美无瑕的杰作还差了一小步,如果王小帅再狠一点,金熊就是他的囊中物,但我又完全能理解他的不忍。
花絮有一幕,是他和王景春坐在板凳上看片,王小帅先苦了,王景春也接着抹眼泪。
不是不知道一个大团圆结局对电影夺奖意味着什么,而是不忍,不忍心看到这对被生活摧残那么多久的夫妇就这么孤独终老。
到最后,电影没能拿到大奖,但王景春和咏梅,一下子揽获了柏林的影帝和影后,创造了华语电影的历史。
没有人能在时代面前毫发无伤。三十年一念之间, 一切都会过去,过不去的,只能算了,仿佛友谊地久天长。
包揽柏林帝后创造历史,王小帅的《地久天长》到底究竟凭什么?能扎心的电影,才能地久天长!
王小帅这部电影拍得最帅的地方,就是用一部电影说出了中国人的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