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真实中越战争避讳的问题搬上银幕,这部国产战争剧堪称奇迹

影视综艺 编辑:奇娱乐 来源:大娱网综合 时间:2019年03月23日 09:40:03

原标题:能把真实中越战争避讳的问题搬上银幕,这部国产战争剧堪称奇迹在近些年来,从国外不断涌进中国电影市场的战争大片中,《血战钢锯岭》无疑被称着是没有之一的了,中

原标题:能把真实中越战争避讳的问题搬上银幕,这部国产战争剧堪称奇迹

  在近些年来,从国外不断涌进中国电影市场的战争大片中,《血战钢锯岭》无疑被称着是没有之一的了,中国观众为什么会给此片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它足够真实,真实得让人身临其境,如同自己也身处战争中,每一个残酷的战争片段,都能带给观众血腥的震撼。影片复原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冲绳战场上,美国77步兵师的士兵们,为争夺钢锯岭高地拼死冲锋,被日寇瞬间扫到一大片,但士兵们仍然前赴后继的真实情景,影片中有很多血肉横飞的壮烈镜头,都让观众无法用震撼来形容。

  战争本来就是血腥的,伤残与死亡随时随处可见,能让观众接受称好的战争电影,唯有真实,无比残酷的真实。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镜头,一个拒绝持枪上阵“杀人”的医疗兵道斯,赤手空拳只身闯入战火纷飞的战场,顽强地救出75名受伤的战友,影片对这个人物刻画得非常细腻,充分展示出他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这样一个特定残酷的情景下,要突出一个人的战斗,还要使它不失真,导演的拍摄技巧是非常高明的。

  这一样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如果让现在的中国新生代影视导演来拍,惯用的技巧,肯定会把道斯拍成一个“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裤裆藏雷”“飞檐走壁”式的超神般英雄人物,为什么中国人不爱看国产的战争影视,就是因为影视太不真实,虚假得让人暗暗发笑,一个“烂”字几乎可以代表所有的中国战争电影,一部战争电影被拍成了神话剧滑稽剧,导演用自欺欺人的手法糊弄观众,把观众当成了傻子,试问观众真是傻子吗?当然不是,所以《血战钢锯岭》才会被中国人疯狂地追捧。

  那么中国难道就真的没有出类拔萃的优秀导演,能拍出媲美《血战钢锯岭》的电影了吗?当然不是,肯定是有,当然也是凤毛麟角,好的导演和好的电影有,但是太少了,小编曾经也写过一篇文章,文章中解读了一部国产优秀战争电影,这部电影堪称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这是一部能与《血战钢锯岭》相提并论的电影,名字叫《血战台儿庄》,这是一部以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战斗经过拍摄成的电影,影片以尊重历史还原真实为主,所有道具,服装,人物造型,战斗场景都力求做到真实完美,很多观众看完电影都是泪流满面,当时还有一些参加台儿庄大战的抗战老兵,在电影院里抱头痛哭,为什么观众会哭,是因为战争中的真实残酷震撼到了所有人。

  除了《血战台儿庄》,是被公认的国产战争题材优秀电影外,还有一部也以真实战争案例为题材,描写战争中一群普通战士在战火洗礼下成为了英雄的故事,拍摄而成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如果拿它与《血战钢锯岭》相比较,无论是战争的真实程度,人物的塑造,情节的严谨,战斗的残酷等都绝对不输,当然那个年代的拍摄条件和特效制作,无法与现在相比,好的战争电影特效肯定能为其打分,但最能感动到观众的应该还是影片里战争的真实性,唯有真实才是观众最愿意看到的。

  《高山下的花环》取材于时间上离我们现在最近的那场战争,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1984年两山轮战,从战争之初到结束整整10年,在战争中无数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保卫国土的完整,国家的安宁,中华民族的尊严,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再被侵害,他们依然舍身赴死,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还有中国军人无畏牺牲的精神,上阵杀敌,战死沙场。那场战争的惨烈,残酷和悲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战争才刚刚过去40年,还有无数的参战老兵对那场现实的战争都还深有体会,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经散尽,但战争中发生的无数英雄悲壮故事,却不容我们忘记。

  《高山下的花环》没有现在的震撼特效,没有绞尽脑汁地追求剧情跌宕起伏,没有过分宣扬英雄主义情节,没有力求演员造型的完美,它唯一的特点,就是普通真实,剧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被贴上了“普通”这个标签,因为“普通”,所以剧中人物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普通战士,没有神话般的高大形象,这些普通人的特性在我们身边都时常可以看到,因为普通它才够真实,所谓英雄,他其实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

  电影中排长靳开来整天就是牢骚满腹,看到不顺眼的就发几句牢骚,9连连长粱三喜性格随和,不爱计较,对指导员总是一副谦让的态度,想当元帅的战士小北京,高干子弟赵蒙生,特爱摄影,因为不想下乡到农村插队走“后门”进了军营,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不难遇到或经常听到过的人物,生活中我们对这样的普通人,甚至还有过嘲笑,但是,在中越战争中,不管他们内心情愿还是不情愿,都踏进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去接受战火的洗礼。

  银屏里的他们,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种备受感动的真实,原本极其普通的人,在战火中变得刚毅顽强,面对生死无所畏惧,这才是最真实的优秀中华儿女,电影中的鲜血和死亡,也让我们明白了一条真理,战争的胜利从来都是靠无数的牺牲来赢取的,赵蒙生,梁三喜等代表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在那场战争中千万个中国年轻的士兵,代表着烈士陵园里几千英雄烈士。

  电影的开头部分,给观众展现的是中国军队里一个基层连队的普通生活,它体现了7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几百万官兵们最真实的生活,在战争没有爆发前,他们都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士兵,70年代的人思想单纯,没有现代人的复杂,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质朴无私。在部队,很多战士都是农村出生,对于部队的生活无不充满了好奇和兴奋,但农村人质朴憨厚,而在生活中,他们也都有各自的性格。排长靳开来心直口快,业余生活中还挺“爷们儿”,但在部队行军和训练中对士兵的要求非常严格,绝对不会容许自己的士兵有损害解放军形象和风纪的行为发生。

  高干子弟赵蒙生,头顶着高干子弟的光环,在连队里非常有优越性,而因为这种优越性,高干子弟身上那种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特性,他一样也有。战争爆发前,所有部队都是在备战状态,但是在军事命令没有下达前,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上前线,而赵蒙生却从自己的家书中提前知道了即将参战的“信号”,按常规这绝对是不容许的,但这种高干子弟的“优越”,电影中并没有回避,这也才是最真实的社会现象。

  年轻的士兵,年轻的生命,一群年轻得让人心痛的战士,在战争中经受着残忍的考验,枪林弹雨逐渐把他们磨练得坚韧坚强,年轻的棱角被炮火的呼啸声快速抹去,变得更加成熟,生活中的普通在残酷的死亡里荡然无存,他们变得不再普通,不再稚嫩,20几岁的男孩,挺起了胸膛,无畏地迎着敌人的弹雨,特别男人地倒下,把自己的热血绽放在身下的土地上。一场正义之战,电影里那些普通的英雄们,也如当年战斗在中越边境的数十万年轻战士一样,在现实的残酷与死亡中,用自己的鲜血让青春得以升华。

  电影的后半部分,战争开始,普通的战士都进入了前线阵地,这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注定了不再普通,想当元帅的炮手小北京,主动请缨要去用火箭炮打掉敌人的火力点,可是因为两发“非常时期”生产的炮弹哑了,白白地牺牲,连长接过火箭筒,一看炮弹上的日期,对“非常时期”爆粗口大骂,电影中对这个敏感时期的错误也不避讳,真实描叙。而牺牲了的小北京,在电影里是雷军长的儿子,原型在现实中是我军54军160师张志信师长的儿子,他是在高平攻坚战中牺牲。其实像小北京这样的将军之子,在一线冲锋的例子,在那场战争中还有很多,著名的松毛岭大战,我军上将之子张又侠指挥一个团的兵力敌对越军7个团的围攻,一战成名。

  9连战士突击攻上了越军的主阵地,消灭了阵地上的敌人,当他们面对阵地上堆积如山的中国援助物资时,他们沉默了,70年代的中国其实还是一穷二白,人民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那时在部队,一个团级干部半年的工资还不够买一发炮弹,而普通的战士,在老家农村时,还根本就不知道压缩饼干为何物。排长靳开来面对被战火烤焦了面容的战友,看着这群干渴难耐的兄弟们,他撂下一句“我就不信200亿援助还换不回一捆甘蔗”,下山为战士们寻找解渴的甘蔗倒在了路上,永远地没有回来。其实这个故事情节也并非虚构,在真实战争中,54军攻打越南复和县城,主攻团团政委廖双全正是不顾自己违反纪律被处分的风险,从越南的甘蔗地里搬来甘蔗为战士们解渴。

  一部成功的战争电影,除了带给观众战争里的硝烟,战火,弹雨和死亡等震撼外,还要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思考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带给人类的巨大伤害。9连连长梁三喜,因为救战友被敌人的暗火力击中,他像山一样般倒下,有那么几秒,所有的战士都懵了,他们围在连长的身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他们看到连长后背上的伤口里,慢慢渗出的鲜血时,大家愤怒了,指导员不顾一切地抓起一捆手榴弹就冲向了敌人的暗堡。

  梁三喜牺牲后,留给亲人的一封信里,却交代他们替自己还清欠账,他的老母亲来到部队,拒绝了儿子战友们凑够的还账钱,却用抚恤金还了这笔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欠款,一个农村老太太让我们看到了尊严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面对从自己身边不断牺牲的战友,赵蒙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为了靳开来排长应得的荣誉,他甘犯大忌,决然地拿起了越级报告的电话,为了给牺牲烈士家属一点照顾,也为了自己还活着心里好过点,他不假思索地就卖掉了自己心爱的进口照相机。

  《高山下的花环》之所以我敢说它可以与《血战钢锯岭》相提并论,除了真实人物原型,真实的战斗案例,真实的人物性格等,还有就是导演非常大胆,在70年代那样的环境下,导演敢在电影镜头中碰触几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却又真实存在的,因为某些因素,这类问题很多电影人都不敢也不会去触碰的。电影中小北京是死在哑炮问题中,这不是导演的胡编乱造,而是有真实案例的,1979年2月,中国第13军39师115团1营2连,在攻打谷珊西山215高地的战斗中,因为所有的重火力武器都发生了故障,两挺重机枪打不响,82毫米无坐力炮和69式火箭筒发生了哑炮,或者炮弹打出了不爆炸,以此阵地上的战士处在了被越军40毫米美制榴弹炮的袭击,而无力还手的局面,造成了较大的伤亡。

  《高山下的花环》用真实还原真实,它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中越战争最残酷的面貌。

相关文章